《光与影33号远征队》人物刻画和结局分析

2025-05-19 10:32:16     来源:   游民星空        作者:fffnod123

《光与影33号远征队》在剧情方面非常的独特新颖,那么游戏内各个角色的形象刻画到底如何呢,下面请看“fffnod123”带来的《光与影33号远征队》人物刻画和结局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个人玩完光与影还是很喜欢的,后面到网上看了一下大家的评价,没有想到还是有挺多人是不适应这个剧情的,我比较认可的一个说法是,这游戏一开始的叙事和最后剧情走向不一致,导致背刺了玩家的情感。我可以理解一些代入感强的人玩这个游戏肯定会有不适,但33号远征队本来就不是一个迎合大众口味的一款游戏,更多的是主创团队对家庭、人生的意义、现实的残酷,内心伤痛的个人理解。所以我觉得33号远征队充分体现了独立团队的特点。

我想成熟的商业团队很难通过将占据将近1/3游戏时间的前期主角直接挂掉这么高风险的操作。类似the Last Of Us 2里面的乔尔(但乔尔其实已经不能算是2代的主角,并且他是一开头没多久就下线的),但由于游戏1代乔尔太成功,所以2代乔尔的死也被很多人所不能接受,被认为是游戏制作组对玩家的背叛。但33号远征队其实在大多数国外玩家中的口碑还是很不错的,和the last of us 2当时的全球的风波完全不一样,所以我觉得33号远征队的剧情还是合理自洽的。只是因为主创的选择,导致这不是一个传统的王道故事,而中国玩家实际上是更吃王道剧情这一类的,所以在第三幕才无法接受游戏的剧情,感觉被背刺。

但如果抛开代入感这个问题,我觉得33号远征队的剧情我还是很满意的,如果做成电影或者写成小说,这种第三人称视角的形式,可能剧情能够被更多的人接受吧。

游民星空

我玩这个游戏对里面感触最深的居然是雷诺阿,这可能是我也是一个父亲的关系(话说这个游戏的剧情明显更成人向,所以目标玩家的错位也导致这款游戏口碑在中国不佳的原因之一吧)。话说真遇到这种情况还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吗?当然有人也提到为什么大家都要这么极端,各退一步不就可以了?我想说的是,这种两难的抉择正是游戏希望塑造的一个主题,如果说人们可以很容易离开画界,那么这个游戏的逻辑一开始就不成立。

从游戏可以知道,画界对画师有着强烈的吸引力,雷诺阿曾经也深陷画界,是阿莉涅拯救了他。因此我们不能简单的将离开画界想象得过于简单,你可以理解为一种极易成瘾的致幻剂,服用者可以通过它看到任何自己想看到的事物。而在失去自己的儿子后,连最厉害的绘师首领也因为伤痛陷入画境不可自拔,雷诺阿不得已只能想方设法毁掉这幅画,从而造成一开始游戏抹杀的设定。所以从游戏根基的设定上说,就不会有什么中间选项。双方为了自己的希望,必须伤害另一方的利益,没有什么两全其美的做法。

游戏里面有些地方的确可以做得更好,例如有人提到玛埃尔在得知维尔索本来可以救古斯塔夫时的处理过于平淡,但是总体上我觉得各个人物的塑造还是很成功的。吕涅应该是游戏里面最理智的人了,为了任务可以付出一切。

在得知维尔索欺骗了她们的时候,她的反应也是最真实的,最后维尔索的结局吕涅那最后的表情,以及茫然的坐在地上我觉得演绎的很不错,也很符合吕涅的个人设定,吕涅一定不会原谅维尔索,这相当于维尔索再次辜负了她的期盼(还好我走的是熙艾尔路线....),吕涅作为画中人的代表,一直为了维护自己的世界而努力,然而再最终的结局看到一切都已终结,最后那充满绝望、麻木的一望,实在是很好的诠释了她当时的心情。

同样在维尔索的结局,熙艾尔最终和维尔索进行了道别,实际上从整个游戏看熙艾尔是对死亡看得最豁达的,无论是一开始她以为大家全军覆没后,在刷头精角斗场的表演,古斯塔夫死亡后她安慰吕涅,以及得知自己是画中人时对死亡的另一种看法,可能在她曾经想通过游泳自杀未遂后,就彻底看开了吧。她一直用着真实的自己面对这个世界,也正因如此,在攻打千面的时候,只有她不受影响。同时她也是富有极大的同理心,在维尔索苦恼于直接欺骗了大家而不知道怎么开口的时候,熙艾尔安慰他说如果她可以复活自己的丈夫,她一样会牺牲掉维尔索。

最后和雷诺阿战斗的时候,维尔索看到母亲因为长期呆在画界而痛苦的画面受到极大的冲击,熙艾尔也是第一时间上去扶着维尔索。所以最后维尔索觉得毁掉画界的时候,我相信熙艾尔一定是理解维尔索,所以才走出了画界和维尔索做了最后的道别。

最后再谈谈玛埃尔和维尔索的结局。就如很多人分析的一样,从根本上来讲,玛埃尔和维尔索其实都是自私的人,相对来说我觉得游戏制作者应该是偏向维尔索结局的。我第一次选择也是维尔索结局,我看到有好多人都认为官方结局,或者说正式结局应该是玛埃尔的结局,不然前面两章就没有意义了,其实我觉得这还是带着普通王道游戏,主角拯救世界这种传统RPG的视角在看待游戏。

画界里面的人们为了生存努力的战斗过,我们也一路见证了那么多的远征队前仆后继,怎么能说没有意义呢。就像不是所有的电影、小说都会是Happy Ending,那么是不是所有坏结局的电影和小说就不值得一看呢?对于最后结局而导致游戏背刺玩家我能够想到的是一款古老的RPG《守护者之剑2》,当我看到最后的结局时心理可是比33号远征队的结局还要郁闷100倍,可以说就背刺程度来说33号远征队只能是小儿科。

游民星空

维尔索结局的处理我觉得还是很到位的,维尔索本来就是一个复杂的人,他和33号小队的其他人的羁绊在游戏里其实也有所表现,例如宁可忍受一分为二的痛苦也要给大家打气的做法。

维尔索一开始的目的就是为了拯救母亲,虽然这会导致画界包括他自己的死亡。但是在玛埃尔抹煞阿莉西亚时,维尔索的反应,可以看到他实际上对于阿莉西亚的死亡,以及自己的死亡还是有着迷茫的。在打败绘母,大抹煞开始的时候,维尔索看着自己的双手不断消失,心中肯定也是有着对于死亡的不安,在玛埃尔恢复了他后,说带他去找他们的父亲,他也是患得患失的样子,希望能有两全的方法,经过近距离的接触死亡,这时本能的对于生命的渴望又占据了上风,因此也帮助大家一起去打造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远征队,在休息的时候也会和大家畅想美好的未来(可惜和熙艾尔是最后一次了...Orz),但是在最终决战看到现实母亲那痛苦的画面,以及画界外那一直绘画无法停下来的小维尔索,这时他才又重新下定决心要毁掉整个画界,就如他和玛埃尔所说的那样,玛埃尔肯定是无法达成她和父亲的约定,所以只有靠他才能解放整个家庭的悲痛,即使是以自己和画界中所有人的生命为代价。

最后在尾声中,虽然玛埃尔只是拿着个娃娃站在墓碑前,看着33号远征队的身影消失,虽然是被迫的,但是终于还是走出了这一步,维尔索曾经说过父亲是最宠玛埃尔的,父亲绘画的泰坦也是希望玛埃尔能够展翅高飞,并且玛埃尔也有着她自己绘画的天赋,最后那一幕可以认为是玛埃尔终于走出了(虽然是被迫的)曾经的美好梦境,原来的世界已经离她而去,后面将要作为阿莉西亚面对虽然有着缺陷但真实的未来(相比之下在画界的结局是没有未来的)。最后的标题用一生去爱,可以理解为维尔索他用尽了自己的一生爱他的家人们,现实中他用生命拯救了妹妹,画界中他仍然是用自己的生命+画界中所有的生命拯救了妹妹和母亲,所以说维尔索是自私的也完全正确。同时也可以理解为,因为经过了两次维尔索牺牲自己的生命拯救自己,玛埃尔终于决定作为阿莉西亚直面自己残缺的现状,用自己的一生去爱上这个残缺的自己,并走向新的未来。

游民星空

玛埃尔的结局我觉得就纯纯是一个悲剧,其实第三幕已经表现得很明显,在获得阿莉西亚记忆后,仍然称呼自己玛埃尔,以及最后和维尔索对峙时的对话,只有在画界中她才是生活着,而在现实世界中她只是存在着,相当于是行尸走肉。

从玛埃尔经历来看有这样的想法是很正常的,所以33号远征队的精妙之处在于,里面的所有人的动机都是说得通的,并不是强行制造矛盾或者降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合理性。所有事情不都是非黑即白的,其实在最后雷诺阿、维尔索包括玛埃尔自己都知道,她是不会离开这个画界的,现实世界对这个少女实在是太过于残酷。

雷诺阿最后离开,说是会把灯留着等她回来,其实只是学会了放弃(毕竟是被我们打败了啊....)最后的结局用一生绘画,其实一开始大家去音乐会入场时我就已经感到不安了,大家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似的说说笑笑入场,原来失去的人也复活了,大家看是很幸福,但玛埃尔总是环顾四周,看着这些她熟悉的人的笑脸似乎总是在确认什么,一切都好....这不仅让我设想玛埃尔是不是在使用她的能力扭曲了画界的所有人,他们还知道曾经有过远征队奋不顾身的为生存而战斗吗?他们还知道这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而只是绘师创造的一个画界吗?最终玛埃尔那充满颜料的脸和老年维尔索那沉默的表情只是这个不和谐画面中的又一个佐证而已。

用一生去绘,即使是短暂的一生,但对于玛埃尔来说,可能这也是她唯一的救赎,希望自己能够以一个正常人的方式,和曾经的朋友们一起说笑,生活。即使是以违背自己哥哥自身的意愿,即使是强行改变其他人的意识,即使是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

游民星空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光与影:33号远征队专区

责任编辑:铁板里脊歼灭者